也许,你在城市里。

你有多媒体教室,你有省级特聘的老师。你能听到发音标准的英文课,还常有人关心你的心理健康。

然而,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生长在大山,没有敞亮的教室,没有卓越的讲师,没有趣味好玩的英语课,也没有人关注他们每天开不开心。    
 
大山的深处长满了无数双求知的眼睛,他们与大山贫瘠的土壤格格不入。他们是明天的太阳,但是他们的今天急需受到关注。

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直接压制着大山的发展,而教育资源的不足显得最为严峻。通过劳动,肚子的温饱尚且可以勉强解决,但是教师、教室、书本、教育方式等教育资源的欠缺却不是大山人可以自己解决的。IMG_3847



每年暑期,一拨拨怀揣着青春、激情与梦想的大学生走进一座座大山。大山像是久旱逢甘露,来自大城市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各类书籍,一时间似乎解决了大山里孩子的教育问题。

IMG_3835
确实,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北大、清华等大学生的爱心支教,给偏远地区孩子的教育问题带去了希望。

IMG_3472
但希望,仅仅是希望而已

最多两个月时间一到,大山又被打回原形,很多时候甚至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支教带来的书本用光了,铅笔写完了,生动的课程没有了,原来是怎样还是怎样,刚学到一点东西,还没完全掌握呢老师就回去了。而且并不是每一座大山都能幸运地迎来支教队伍,更多的大山还无人问津。

另外一方面,支教队伍能带去的资源毕竟还是有限,一车,两车,还是三车?用完了怎么办?只能说支教让大山尝了鲜,但并不能管饱。

时间短、地域有限、受助资源有限、教学效果不可持续,这些都是支教的不足之处,我们大张旗鼓做了公益,但是是否真正帮到了别人?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支教过程中,不少孩子对支教老师产生了依赖,这种依赖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依赖,由此他们会排斥当地的教师,这样反而不利于当地教学的开展。

支教队伍离开的那天,千里送君的场景并不少见,对大山里单纯的孩子来说,有时候,这种离别会带来过于沉重的精神压力。这就好比是,你给了一个饥饿无比的人一个馒头,那人才吃了一半就被你要回了剩下的半个馒头,这对他来说是致命的,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落差和绝望。本来,他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馒头的滋味,但他心存幻想和希望,半个馒头带走了他最后的念想。

对比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和支教老师一比,当地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变得如此无法让人接受,枯燥、无味。就像是那个尝过馒头滋味的人,无法再咽下糠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因为半个馒头让他绝望了,我们就说不该给他吃馒头呢?我想,我们还是应该给他吃馒头,但是关键得帮他找到自己生产馒头的方法。

由此可见,传统的支教模式急需改变,我们要带去的不是简单的一两次帮助。

或者可以说,我们要帮助的首先不是孩子,而是当地的教师,他们是大山里教育的灵魂。课本、文具等物资匮乏问题尚且都是可以解决的,而教师本身的学识、涵养、素质、教学理念与方式则更为重要,但同时也更难改善。

那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像城里一样“开课啦”呢?什么才是真正适合改善当下中国偏远地区教育问题的方法?空降一批教师?政府大量拨款?

这些是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

大山,被唤醒了多年,但大山,仍旧在沉睡。不过,“开课啦”正在向大山进发,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大山”。

也许,山里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开课啦~



瞬间-图3:杨芮老师和学生合影
IMG_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