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坚瑞沃能披露公司2017年半年报中显示,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取得营业收入约53亿元,新能源汽车租售及运营业务取得营业收入约3.8亿元,在上述业务的强力支撑下,2017上半年,坚瑞沃能取得营业收入60.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18.50%;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3772.27%。

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Jeffery Moore曾经提出的著名的“鸿沟理论”而言,“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大略可分为早期接纳期、鸿沟期、保龄球道期、飓风期、主道期、衰退期六个阶段。”眼下,新能源汽车用户正由“吃螃蟹者”向“早期接受者”过渡,跨越鸿沟,实现高增长属于水到渠成。回溯历史,福特流水线的发明、iPhone、特斯拉的火爆乃至最近热映的电影《战狼2》,都给相关企业的带来业绩倍增,这是正常现象。那么问题就来了,获得如此佳绩,坚瑞沃能究竟隐藏了多少实力?就着好奇心的驱使,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坚瑞沃能实力如何。

千家企业争相加入的联盟模式有何来头

2017年2月15日,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为契机,建立长期、具有建设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7年3月7日,创新联盟与中国恒天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并计划在2017年一起推广销售20000辆新能源汽车。

在这一连串合作协议签订下的背后是沃特玛创新联盟实力的彰显。创新联盟究竟有什么来头,屡屡斩获大单的同时又让千家企业争相加入?

据了解,创新联盟是由沃特玛电池联合电机、电控、动力总成、充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组成的联盟。联盟通过协作创新,对行业资源进行高效整合,构建起了全新的核心竞争力,打破了购置成本高、充电难、续航里程短等纯电动汽车的推广难题。此外,针对终端运营的成本高、运维难等一系列问题,沃特玛创新联盟分别针对纯电动客车和纯电动物流车推出了一系列运维模式,从设计、销售、运营、充维、全网络覆盖的监测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解决了产品到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难题,让产品到运营的终端真实落地。

目前,联盟企业近1000家,仅上市公司就达70余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规模最大的产业联盟。同时创新联盟已在全国17省34市推广纯电动汽车,落地17个产业园,产业规模逾20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联盟企业已投放运营纯电动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等累计超过2万辆,建成汽车租赁网站近千个,超过500家物流企业通过联盟的运营平台提供货物托运和运力服务。

这样的一种联盟模式也被机构纷纷看好,认为有利于产品一体化协同开发,联盟内企业将充分受益联盟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动能强劲的“智慧工厂”

新能源汽车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历经“单打独斗”迈进“团战时代“,而沃特玛创新联盟是顺应市场变化所作出的行之有效的战略性挑战联盟。在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坚瑞沃能全资子公司沃特玛凭借自身技术及资源优势开始布局智能制造。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扩产,围绕着电池的品质问题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我国目前接近90%的电池企业至今仍是手工组装生产,和国外相比技术落后。国家863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曾公开表示,目前动力电池制造整个过程并不是真正的自动化,只是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一小部分的自动化。

沃特玛集团总裁李金林指出,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未来必然走向大规模智能化,呈现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而无人化、可视化和信息化将是实现这“三高”的利器。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之一,沃特玛从2012年开始便已启动“扬帆计划”,其中2014年半自动与人工结合,2016年打造自动化,联合研发自动化设备取消手工作业等目标均已实现。

目前在深圳沃特玛总部的智慧工厂,已有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圆柱形动力电池智能化生产线,电池上下架、打包等全部是机器人流水作业,该生产线也达到日韩领先水平。沃特玛方面表示,今年开始,将着重提升智慧制造,基于示范点经验打造智慧工厂,形成行业标杆。

就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值超过100GWH,形成产销规模在40GWH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上述方案不仅要求通过重大短板装备升级工程等,推进智能化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推进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发展等,同时要求在动力电池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上下游产业之间建立有效运行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建立健全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

显然,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创新联盟,沃特玛的行动步伐早已走在行业前头。

技术创新迎来规模效应

在电动汽车、无人机等新兴科技产品的发展过程中,电池技术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鉴于无人驾驶技术正广泛融入几乎整个交通领域,电池技术也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制胜关键。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业整体产能结构过剩,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仍然比较欠缺。

随着电动汽车与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对于电池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国内电池企业要坚持技术创新,加强生产自动化和管理规范化,将质量优化和技术突破放在首位,同时通过完善产业链建设,持续推进改革,加快实现我国电池业的全面蜕变,为未来核心产业竞争奠定重要基础。

顺应形势发展,沃特玛凭借自身电池创新技术研发主推快充型电池以及能量型电池,并突破新能源汽车续航瓶颈,赢得市场广泛认可。在电池技术研发上,业内主要都致力于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度以及续航里程,也就是能量密度的问题,沃特玛其实也不例外,并在快充这方面已经做到了行业前头。

据介绍,配置了沃特玛高倍率快充电池的电动物流车可以利用装卸货的时间快速充电10分钟,补电30%SOC,完全可以保证车辆的运营需求。目前沃特玛电池已经实现单体6C充放电、成组2-3C充放电,即20-30分钟充满电。沃特玛电池快充速度是同行2-4倍以上,优势明显。以目前沃特玛最新的5Ah的32650电芯为例,6C充电恒流比已经达到90%,6C循环寿命达到1000周,3C循环寿命达到2000周。此外,沃特玛出售的电池还带有8年质保,期间可免费维护。目前,主要运用于纯电动大巴、物流车、轻卡、大型重卡等车型。另外,沃特玛电池已经实现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超过145 Wh/Kg,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已经超过115 Wh/Kg。

“未来沃特玛还将致力于电池安全性、可靠性、能量密度的持续提升。”相关人士表示,规划到2019年,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60 Wh/kg,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30 Wh/kg;倍率型电芯两年内突破5C-6C,让快充快补成为行业标准。

正是电池创新技术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为沃特玛迎来规模效应,迎来了市场。

8月25日,坚瑞沃能在披露的2017年半年报中显示,公司取得营业收入60.7亿元的亮眼成绩。但也有分析表示沃特玛应收账款占比高,从而对其财报营收产生无端质疑。而其不了解的实情是源于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沃特玛业务量持续增长,才导致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沃特玛动力电池产量为4.66GWh,沃特玛实现营业收入58.86亿元,实现营业利润7.84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31%。

在市场规模上,沃特玛已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山西大运、上海申龙、厦门金旅、中国重汽豪沃等国内一流车企展开合作。截至2016年底,已有6万余辆配备沃特玛动力电池系统的新能源汽车运行于国内31个省市,产品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行驶里程超过600万公里。2015年12月,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沃特玛电池配套量国内排名第二。2016年12月,公司入围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2017年1月,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权威统计,沃特玛位居2016中国动力电池前三强。

坚瑞沃能财报业绩高增长是企业实力“三板斧”的见证。打造独特的创新联盟商业模式,做引领新能源行业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持续专注研发电池创新技术,坚瑞沃能实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