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貔貅时代终结 资产流转加快银行瘦身)

    金融“貔貅时代”即将终结。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金融资产规模已达100万亿元,而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来实现资产流转,成为银行实现轻资产“瘦身”转型的重要抓手。接受记者采访时,民生银行投行部总经理张立洲表示,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资产模式难以为继,资产轻型化、流量化将是未来主流商业模式,对金融机构而言,资产证券化是继大资管之后下一个业务浪潮。

    第三大金融市场崛起“金融资产是中国最大的存量资产,如果能有效盘活,实现资产流转,将释放巨大的金融效率。”张立洲对记者说,“资产证券化将是继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后,中国的第三大金融市场。”

    资产证券化近几年正驶入“快车道”,目前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体,交易所市场快速发展的格局。从发行主体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当前资产证券化的主力军,但今年以来不少企业也加入证券化的队伍。张立洲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先行迎来资产证券化的机遇期,有着既被动又主动的背景。

    张立洲解释,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资产证券化,主要原因是由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所带来的利差收窄、息差下降,使得金融机构对资产负债表不堪重负,不得不将手中长期持有的巨额资产流转起来。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本身也是商业银行改变自身业务结构、利润结构实现银行转型的有利选择。

释放有效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今年资产证券化发行总量已达3239亿元;存量规模3367亿元,是去年市场规模的1.15倍。发起机构也从传统的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延伸至城商行、农商行。

    中诚信国际结构融资部总经理李燕对记者表示,今年城商行、农商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CLO)的势头格外强劲,新增规模和单数均超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发行势头迅猛的背景下,仍有问题需要解决。中债资信评估公司常务副总裁任东旭称,当前资产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投资群体结构单一,缺乏成熟的高收益投资群体。

    “截至今年10月末,CLO的投资机构共有385家,其中152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持有CLO的规模占比达62.3%。银行机构间互持CLO比例过高,不利于风险从银行体系中分散。”任东旭称。

    张立洲也认为,目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供给不少,但由于投资端没有真正打开,导致有效需求没有完全释放。未来资产证券化若要实现真正的大发展,首先就要开放投资者范围,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打通,并实现公开市场和私募市场的有效融合。

    除了投资主体单一、市场割裂外,任东旭认为,我国的证券化市场还缺乏有效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的债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关数据相对缺失,且没有建立权威的第三方估值体系,从而导致投资者难以对产品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增加了投资的难度。

    此外,证券化产品的信息透明度不足、基础资产结构仍显单一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